老兵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资讯 > 老兵风采
李锦成:炊事兵勇立战功
发布者:时间:2017-05-09 14:26:48浏览量:

      李锦成老兵是麻涌镇人,1978年3月入伍,分配在121师363团3营8连。刚刚完成新兵训练,就在1978年的6月他们部队就奉命开往广西中越边境的德保、靖西、那坡一带。

 

 

      李锦成说:“在边境时的几个月里,我们所有战士全部住在老百姓家里,每天都有紧张的军事训练,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在行军,爬山越岭,宿营野外。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训练真是苦,也幸好有这几个月的军事训练,让我们对当地的地形、气候有了一定的适用能力。在军事训练的同时,我们还要抽时间帮驻地的老百姓做农田劳动,如担水、种田之类的农村活,我们这么多战士帮老乡们干活,所以老乡们对我们也很好”。
 
 
      李锦成每天的任务是做饭,“我们当时还算是新兵,并不知道要打仗,只是以为部队的生活就是这样。我当时被分在炊事班,每天做完饭后,我们炊事班同样要参加军事训练,我掌握了每个科目的军事技能”。
 
 
      “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我背着枪、水壶、背包、干粮、4个火箭筒、4果手榴弹、300发子弹,跟着部队往高平方向急行军。越过边境线之后,我们不时遇到敌人的偷袭,一打起来,情况非常危急,身边很多战友就把身上的东西全扔掉了,手上只拿着一把枪。为了减轻身上负重,我也一样把带的三天干粮、水壶、雨衣等全扔了,但武器弹药我一样不少背着,跟随部队全速前进”多年以后说起打仗时的情景,李锦成记得非常清楚。
      在战场上,李锦成记忆犹新的经历除了突发的战斗,还有就是饥饿,“由于大家在战斗中都把粮食扔了,等部队停下来休息时,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可这时候既没粮食补充,也没干净的水喝。在战场上,我们顾不上多思,看见小河里有水就赶紧喝饱一肚子,有时就是见到一个泥巴小水塘,我们也照喝。从战斗打响,一个星期内,我们没吃过一粒粮食。      常常是一身湿透,又自然吹干,一身衣服穿了一个月没脱过,也没洗过一个澡。晚上睡觉时,我们就地找一点茅草盖在身上,等醒过来一看,全身都是被虫子咬的大包,抓破后浑身奇痒难忍。不过,只要战斗一打响,我总是紧跟战友,抢占有利地形向敌人开火,每一次战斗结束,战友们总是会心一笑:你还活着啊”。
      最让李锦成难忘的是在1979年2月28日,“晚上8:30轮到我站岗。在猫耳洞里,我们一般是三个人一组,每个猫耳洞距离大概有20米左右。坐在洞口,我抱着枪,警惕地注视着漆黑的夜空,仔细地听着每一点小动静。战地上的夜里静得可怕,突然,我好像听到有声音,我悄悄地站起来,端着冲锋枪观察周围情况。猛然间,我发现3个人影站在了离我不到15米的前方,没多想,我本能地开枪射击,3个敌人全部消灭。战争结束,回到祖国,我被评荣立二等功”。
      李锦成老兵是第一批加入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会员,还兼任理事。他非常支持爱促会的工作,对爱促会的各项活动都积极参与。在平时,身边的战友遇上困难或是生病住院,李锦成都会及时向秘书处通报情况,他同年的战友住院,他总是会到病床前看望战友。“作为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一员,我感到很光荣,我喜欢跟战友们在一块参加活动,在这里,战友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大家在一起做着爱国拥军的工作,很有意义”。老兵的话语质朴,却是充满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