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东,中共党员,1977年入伍,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回到家乡工作后,再立三等功一次。两次被评为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两次被评为东莞市优秀人民警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曾获得东莞市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认识陈沛东,是因为在人民公园修建“对越自卫还击战莞藉烈士衣冠冢”,陈沛东是发起人之一。这座承载着东莞76、77、78、79年度参战老兵的心血之作从选点、造型设计,到最终于2011年八一建军节前落成,前前后后花了3年时间。3年时间里,笔者看到了陈沛东对战友的关怀,对烈士的尊敬,对家乡的热爱。
完成一个心愿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一群生龙活虎的东莞热血男儿听从祖国召唤,奔赴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完成了作为一个军人的神圣使命,很多人戴着军功章回来了,但莞藉军人也有46位在战场上献出了生命,从此长眠在祖国的南疆。
在家乡为牺牲的烈士建一座纪念碑,是东莞所有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们的共同心愿。
陈沛东说,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倒在敌人的枪炮下,从此不再醒来,战友那年轻的面容就在那一刻定格,从来不曾忘记。
从部队回到家乡,有多少次梦里与牺牲的战友相见,很多战友说,不记得做过多少回这样的梦。想念牺牲的战友了,于是,从1998年开始,每隔3年或4年,陈沛东便要约邀上一帮战友,坐着长途汽车去广西宁明,到烈士的坟前扫墓,给昔日的战友敬上一杯酒,点上一支烟,悄无声息地说几句话。
回途的大巴在山路上龟爬般前行,坐在车里的东莞老兵也显得有些疲惫。陈沛东心想:我们年轻力壮的时候可以坐着大巴,也可以自己开车来看望烈士,但是,现在烈士的父母就已经年迈了,再等我们年老,走不动了的时候,怎么办?看来,我们要赶紧做一件事,要把烈士英魂带回东莞。
为牺牲的战友建一座纪念碑,给参战的老兵有一个纪念战友的庄严场所,给东莞的子孙后代留一个纪念先烈印记。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纯洁的念想,让陈沛东下定了决心。
在平时的生活中,陈沛东关心战友,帮助战友,他从不张扬,但他在做这一件大事的时候,他愿意张扬,因为这是战友们埋藏在心里30多年的愿望——为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而牺牲的战友建造一座纪念碑。他开始联络78年度的参战老兵李满堂、梁景棠等战友一起商量,多次修改设计图纸,多个地方选址,每一个细节,陈沛东都尽心尽力。
建一座烈士纪念碑有多难?陈沛东说,一言难尽。
到国家民政部门去咨询,国家有法律规定,已经安放在烈士陵园的烈士遗骨不能动。于是陈沛东和战友们商量,就为牺牲的战友在东莞建一座衣冠冢吧。
有了明确的目标,陈沛东和他的战友们开始行动了。2008年重阳节,陈沛东和战友们又一次来到了广西宁明烈士陵园扫墓,老兵们站在烈士的坟前,把要建一座衣冠冢的心愿告诉了烈士,然后,郑重地从每个莞藉烈士的坟上捧回一把厚土带回了东莞。
装有烈士英魂厚土的坛子在陈沛东家里一放就是2年多。
3年时间里,陈沛东和其他年份的参战老兵们各显神通:为建烈士衣冠冢筹集资金,选择地点,设计方案,事无巨细,陈沛东都热心牵头,寻找各种机会,游说各级领导,发动战友们出钱出力,共同完成这个共同心愿。
从酝酿最初的方案开始,陈沛东无论有多忙,他都要抽空参加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方案确定。设计出效果图后,为了给雕塑设计师有更直接的感受,陈沛东和刘海满、叶超祺等一班战友带着创作人员一同来到广东省军区特训营里挑选模特,这个集训班里可不是普通的战士,都是排长以上的干部,陈沛东他们在这群军人中挑选出有广东人特征的军人,请他们穿上参战时的军装,配上从珠江电影制片厂借来的、当时他们在战场上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顶着烈日向年轻的军人们讲述当年在战场上的各种情景,让他们艺术地再现战时的情节有了更深的理解。模特们在老兵的指导下摆出各种造型,拍下了各种动作造型、近千张不同侧面的照片让创作人员带回去观摩、找灵感。
纪念碑上的题词“莞邑忠魂,千古流芳”八个大字气势恢宏,这是陈沛东和他的战友们请到1979年参战时领着他们上战场的127师师长、已故前国家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的。纪念碑上46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烈士的英名及碑文,是陈沛东到广州请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师、86岁的秦大我先生亲笔书写,衣冠冢上“忠魂”二字是陈沛东和战友们两上南岳衡山恳请释大岳主持亲自书写。就是这样一些细节,陈沛东做得很认真,他说,能为牺牲的战友做好这件事,是我和我的战友们最大的心愿。
2011年八一建军节前,对越自卫还击战莞藉烈士衣冠冢落成,凝聚了东莞76、77、78、79四个年份参战老兵们30多年执着和努力,那一份对牺牲烈士的思念之情,尽在不言中。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莞藉烈士衣冠冢落成典礼的发言中,陈沛东几度哽咽,几次落泪。
陈沛东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同学情源于窗,同乡情源于水,同事情源于谊,父子情源于血。我们的战友情呢,它源于一个‘魂’字。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在战场上,战友们都会互相嘱托‘如果我牺牲了,你一定要把我带回家。’在战场上,战友之间可以互换,我把我的命交给你,你又把你的命交给我;我可以用我的身躯为你遮挡子弹,你也会舍弃自我到前面替我趟地雷。这就是军人的精神,这就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战士们的真实写照”。
坐落在人民公园圆宝山顶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莞藉烈士衣冠冢现在成了一道风景,每天都会有人在纪念碑周围运动,逢年过节时会有很多人为烈士献花,成为了一个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民公园是市民休闲的场所,烈士英魂安放在这里,有如回到了亲人的怀抱。
坚守一种信念
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是陈沛东心里最大的梦想,在那个年代,年轻人最好的前途就是当兵进军营去接受部队的教育和锻炼。陈沛东当兵之前有工作,他是东莞汽车修配厂一名熟练的汽车修理工。1977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终于有机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穿上了军装,真正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由于他的专长,到部队后被分配在127师后勤部修理所,本来就有汽车修理方面的基础,加上他的勤奋学习,很快他就成为了修理所的技术骨干。
在部队时,陈沛东一直是个勤奋好学战士,他有执着的成长信念,就是在部队里,一定不能虚度青春,要好好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有了明确的目标,陈沛东做什么事他都自己独特的思想,总是能做出点名堂来。那时候,他被分配到连队的炊事班,在跟着老班长学习厨艺的时候,他就一边完成工作,一边认真学习烹饪技术,无论是做饭、炒菜、做馒头,他样样精通,做出来的饭菜深得战士们的喜爱,以至于他因工作调离之后,战友们因为对接任炊事员手艺和口味不习惯,而在战友们的强烈要求下,上级领导又把他重新调回炊事班。
1979年2月17日清晨,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了,我边防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势,用强大的兵力,密集的炮火,跨越中越边境战线,向越军发起全面还击作战。陈沛东所在的127师在师长张万年指挥下从广西宁明县爱店镇边境战线上,向越方支马地区守敌发起还击作战。陈沛东所在的师后勤修理所一直跟着作战部队前进,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战友们不分昼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陈沛东说,当时,他们的修理所不远的地方就是登记伤员、烈士的一个点,看到我们的运输车辆送上前线的是武器弹药,而拉回来的却是牺牲的战友,当时的那种心情和场景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经历一场战争,陈沛东表现出色,火线入党,荣立个人三等功。
习惯一种担当
从部队回到家乡,根据当时那里来回那里去的安排政策,陈沛东又回到了东莞汽车修配厂工作。打过仗,立了功的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还能像当兵前一样做回一名普通修理工吗?之前的同事和厂长都会在心里有个疑问,但陈沛东很坦然,他说,我当过兵,打这仗,立过功,那只代表我完成了一个军人的职责。现在,我能够从战场上安然回来,比起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我还有机会工作,这是一种多大的幸福,在什么样的岗位,我都会努力工作,这样才能无愧于部队的培养,才能对得起那些战友为祖国安宁所付出生命的英勇牺牲精神。
30多年来,陈沛东无论在企业搞经营,还是在公安系统做民警,他都是始终保持着退伍军人的本色,负责任,有担当。
从1982年以来,陈沛东在东莞县饮食服务公司任过保卫股副股长,后又担任了总公司属下的一间分公司经理,在这个新的岗位上,陈沛东大胆改革,创新机制,率先实行按岗计酬、绩效考核,使公司效益稳步上升,到年终的总公司考核中,陈沛东的公司名列第一,他所创新的按岗计酬、绩效考核机制开始在总公司推广。
1995年,陈沛东调到东莞市公安局,新的岗位上,他又是从头学起,从基层民警到内保科,再到警卫科,在那个岗位上他都不讲条件,保证完成任务。陈沛东踏实努力工作,表现突出,2002年,他被组织安排到东莞市公安消防局,担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坚守一份责任
这么多年来,无论变换什么工作岗位,陈沛东都和同年战友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战友间的感情让他们时常集会,一开始只是小型集会,大家聊聊天,或是在某个战友家吃个饭,但当越来越多的战友相聚在一起的时候,临时要找一个地方集会吃饭也是不容易的,因此,陈沛东和他的战友们觉得,为了方便战友们的联系和见面,可以选一个固定的日子,固定的地点组织战友活动,于是,在经过战友们的商量之后,77年度的参战老兵都定在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即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在会展酒店组织战友活动。
每一年战友集会的日子,都是这些参战老兵的节日,530多位战友欢聚一堂,每一张笑脸里都透着开心和快乐。近年来,参加聚会的战友越来越多,2015年开了70多桌。77年度的战友聚会,最远的来自哈尔滨、北京、河南、湖北、湖南、浙江,邻近的有汕头汕尾。每一次聚会的资金,是在陈沛东的热心号召下由战友们悄悄地捐赠,捐款不公布名字,不计较多少,战友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每一次聚会的安全保障,他会亲自交待战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有一年,一位河南籍的战友偶尔得知东莞战友的聚会活动,他非常想参加,于是这位老兵早上3点多从河南坐大巴26个小时,来到东莞参加战友会,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要悄悄地坐26个小时的大巴赶回河南。陈沛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交待东莞的战友要好好照顾河南来的战友,带他参观东莞,离开时也给予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东莞战友的热情,让很多外地来参加活动的战友特别感动。
每一年聚会的这几天,由始至终到最后一个战友离开,这么多年来,从没出过什么问题。陈沛东本身就在公安系统工作过,深知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在每一次的聚会中,他都会听取战友们的些意见,了解战友的思想情况,发现有什么不利于稳定的思想动态,他都会及时给予沟通解决。陈沛东说,我们的战友聚会充满正能量,大家把曾经是一个军人、是一个参加过保卫祖国战争的老兵荣誉看得很重,老兵们需要这样的战友交流会来为自己的人生加油鼓劲。
陈沛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战友,战友们信赖他,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他商量,有什么困难也是第一个找他。一位战友患重病,陈沛东想办法让这位战友住进广州的医院,又找来专家看诊,还先拿出钱来交医药费,又发动战友们帮助捐款治疗,后来这位战友病故,陈沛东又关照他的一双儿女的读书、就业,为了这个战友儿子的工作,陈沛东找过有关部门,也求助过有能力的战友,希望能够帮助到这个家庭。
在参加老兵的群体里,这样互相帮助的故事很多。每次碰到需要帮助的战友,陈沛东都觉得责无旁待,他说,我们是从一个战壕里出来的战友,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考验,这些参战老兵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照顾,但出现重大病患,仍然会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非常需要及时的帮助,作为战友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战友度过难关,给战友送去关心和温暖。
寄托一种希望
2015年11月,常平77年的参战老兵谭桂洪患病,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去到谭桂洪的家里探望,送上慰问金,之后又再一次上门探访,送去临时求助金2万元。谭桂洪1977年入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是个思想比较活跃的老兵,他一直比较关注提高参战老兵待遇问题,为此,东莞爱国拥军促进会的根据他的建议,在常平召开了一次参战老兵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谭桂洪说,通过爱促会工作人员两次上门慰问交流,他对国家、省市的一些优抚政策有了明晰的了解,同时也对爱促会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爱促会确实在为退役军人办好事,办实事。爱促会的工作人员真正与老兵们座在一起交流,这样的贴心服务让老兵感受到了关怀和尊重。通过他的亲身体会,谭桂洪的一些战友也对爱促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谭桂洪说,今后在优抚待遇等问题上有不明白的地方,会积极与爱促会联系,以便向更多的战友宣传,让更多的战友明白政策,享受晚年生活。
看到自己的战友得到了爱促会的关心和帮助,陈沛东感到非常高兴,他说,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成立,体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和关心复退军人。爱促会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常会从战友们的口中听到爱促会的一些工作动态,了解到爱促会是实实在在为老兵办事,帮助老兵。比如:经常找老兵们座谈聊聊天,带着慰问金去探望患病的老兵,对家庭困难的战友给予帮助,对烈士父母的温暖关爱等等,这些活动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兵们的心里悄悄传递,滋润着老兵们的心田。作为一个参战老兵,我由衷地支持爱促会的工作,也希望有更多的战友加入到东莞的爱国拥军队伍中来,让东莞的复退军人能够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为东莞的建设增光添彩。
陈沛东和他的战友们
陈善英
上一篇:莫庚林:男儿建功在战场
下一篇:战友情·拥军志——梁景棠